https://rumble.com/c/c-396515
登革熱,斷骨熱

分享 葉偉強 - 科技及醫療 | 2021-01-22 | 人氣:23459
埃及斑蚊(學名:Aedes aegypti,英語:yellow fever mosquito),中國大陸、香港、澳門、馬來西亞及新加坡稱埃及伊蚊,是一種會傳播登革熱、屈公熱、茲卡熱、黃熱病與其他疾病的蚊子。
------------------

         輕型登革熱表現類似流行性感冒,短期發熱,全身疼痛較輕,皮疹稀少或無疹,常有淋巴結腫大。因症狀不典型,容易誤診或漏疹。
------------------

         自從有人類以來,人與蚊子之間的戰爭就從未停止過,並且我們似乎總是處於下風。為什麼經過多年的努力,人類還是敵不過蚊子那根針尖大小的吸管呢?近年來,登革熱這場「人蚊大戰」中,人類似乎仍是苦不堪言。
         泰國,原本是一個讓人嚮往的亞洲地區黃金旅遊地。然而,二○○一年夏季泰國的旅遊業卻因為「登革熱事件」,遭遇了嚴重的危機。入夏以來,就有「泰國爆發了登革熱」的消息傳出。消息一下子傳播到了亞洲各國、澳大利亞甚至歐美國家。各國的旅行社面對突如其來的「壞消息」措手不及;許多遊客紛紛提出退團要求,大批原本打算去泰國旅遊的人也更改了旅遊路線。
         儘管泰國官方在一開始就出面解釋,強調登革熱發病的地區不是旅遊區,遊客不去那些疫區,也就不會被感染上「登革熱」。但是,普通遊客卻難以打消心頭疑慮。由於沒有權威人士出而澄清,釋疑解惑,告訴公眾真實客觀的實情,人們甚至連登革熱是一種什麼病都不瞭解,於是登革熱被越炒越厲害,越炒越神秘。
         登革熱幾乎每年都在世界範圍內出現。二十世紀八○年代,各國每年向世界衛生組織報告的登革熱發病人數有數千萬人,死亡在二萬人以上,是僅次於瘧疾的重要熱帶病。目同前登革熱已經成為東南中、太平洋島嶼、加勒比海、中南美洲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
         二○○一年在泰國等一些東南亞國家和地區肆虐的登革熱,是登革熱新變種,並出現在以前沒有發病過的地區,人體的免疫系統還沒有產生免疫力,因而疫情異常嚴重。很多感染者初時往往都察覺不出自己已染上登革熱,沒有及時求醫,結果在病發初期輕微發熱過後,病情便急轉直下,快速失血陷入休克而死。
         這一年,泰國忠登革熱的人數達到五萬六千多例,死亡一百多人;菲律賓有一萬四千六百多人被感染,一百一十四人死亡;柬埔寨有五千多人被感染,六十一人死亡;孟加拉國首都達卡市有一萬八千多人被傳染,二人死亡;馬來西亞、印尼等與泰國相鄰的國家都相繼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登革熱疫情。
         巴西有三十九萬一千人傳染上登革熱,其中可導致死亡的出血性登革熱病例有六百七十五例,二十八人死亡;委內瑞拉有八萬二千人感染了登革熱病毒。
         同年七月底,中國海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首次從入境交通工具上截獲了傳播登革熱能力極強的埃及斑蚊,緊接著,福建、珠海、北京的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都發現了登革熱病例。
         二○○二年以來,又到處傳來登革熱爆發的消息:委內瑞拉十三個州發現登革熱病例,總數達到四千七百三十五例,患者中有十%為出血性登革熱病人;來勢洶洶的泰國登革熱,不僅爆發的時間比以往早,發病率也明顯高於往年,一~三月出 現了一萬零四百九十四個登革熱病例,其中十四人已經死亡,估計全年感染者將高達二十萬人;巴西里約熱內盧登革熱病人已過十二萬,死亡四十人;進入四月,中國澳門和深圳周邊城市先後發現登革熱病患,並已經有數人死亡……
         登革熱的死亡率一般在○.一%左右,東南亞某些地區病死率可高達三十%~四十%。目前,還沒有特效藥物和疫苗可以治療及預阞登革熱,這就難免使人們談「登」色變。
■登革熱的「黑色家譜」
         登革熱的病名源於西班牙語,用來形容患者由於發燒和關節疼痛,走路時步履蹣跚、步態怪異造作的樣子。登革熱是一種由登革病毒引起的地區性流行急性傳染病。最早有記錄的登革熱發生在一七七九年,在埃及開羅、印尼雅加達及美國費城爆發。早期爆發的登革熱症狀簡單,如高熱、嚴重的骨痛和背痛,根據其症狀,研究者稱其為「關節熱」或「碎骨熱」、「斷骨熱」。一八六九年,英國倫敦皇家內科學會正式將其命名為「登革熱」(dengue fever,DF)一九五三年首次在亞洲的菲律賓發現登革熱病例。
         二十世紀七、八○年代初,登革熱先後傳入美洲和拉丁美洲。一九四三年,日本人首次分離出登革熱病毒,但此項工作未立即公開。與此同時,美國人也從印度和新畿內亞流行的登革熱中分離出兩種具有不同抗原特異性的病毒型,稱作DEN—1和DEN—2,且被認作原型病毒。一九五六年登革熱在菲律賓大流行,日本人分離出三種具有不同抗原特異性的病毒型,稱作DHF—1、DHF—3和DHF—4原型病毒。現在確認,引起登革熱的病毒有四種類型:DF—1、DF—2、DF—3、DF—4。其中感染任何一型病毒引起機體產生的抗體都只對同型病毒有抵抗作用,而對其他型的病毒沒有作用。分子生物學研究發現,登革熱的四個病毒型都有基因變異。年齡、性別、遺傳背景和潛在的疾病都可能影響登革熱流行的類型和嚴重程度。
         按世界衛生組織標準,登革熱可分為典型登革熱、登革出血熱和登革休克綜合症三種類型。
         所有典型登革熱患者都有發燒的症狀,發病很急,起初是打寒戰,然後體溫迅速升高,兒童發病往往更緩慢一些,發燒的熱度也比較低。發燒時伴有一些全身症狀,比如頭痛、腰痛,尤其骨、關節疼痛劇烈,像骨折或碎骨一樣。消化道的症狀可能是食慾下降,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嚴重者疲乏無力呈衰竭狀態。患者在病程的第三~六日皮疹分佈於全身、四肢、軀幹和頭面部,多有癢的感覺。二十五%~五十%病例有不同程度出血,如牙齦出血、消化道出血、咯血、血尿等。也可能有淺表淋巴結腫大。
         輕型登革熱表現類似流行性感冒,短期發熱,全身疼痛較輕,皮疹稀少或無疹,常有表淺淋巴結腫大。因症狀不典型,容易誤診或漏疹。重型登革熱,早期具有典型登革熱的所有表現,但於第三~五日病情突然加重,劇烈頭痛、嘔吐、譫妄、昏迷、抽搐、大汗、血壓驟降、頸強直、瞳孔散大等腦膜炎表現。有些病例表現為消化道大出血和出血性休克。
■都是蚊子造的孽
         登革熱是由蚊蟲傳播的病毒性蟲媒病,也就是通過蚊蟲的刺叮吸血傳播的。具體一點說,傳播登革熱的罪魁禍首是「埃及斑蚊」和「白紋斑蚊」。
         被懷疑傳播登革熱的「埃及斑蚊」是深褐或暗黑而具有銀白花斑的花蚊子,在叮咬了染毒個體後,可直接通過改換叮咬對象傳播病毒,或病毒在唾液腺中繁殖八~十日後通過再吸血傳播病毒。更可怕的是,被感染的蚊子可終生保持傳播登革病毒的能力,並可經卵遺傳給後代,而埃及斑蚊的卵對乾燥有很強的抗性,能長期存活。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登革熱很容易爆發了。
         「白紋斑蚊」也是有白斑和銀白斑的黑色或深褐色蚊蟲。它的原發地是東南亞和亞洲溫帶地區,後擴散到夏威夷,南達澳洲,西至非洲的索馬利亞和馬達加斯加,近年來白紋斑蚊還擴散到美國、墨西哥、巴西以及歐洲的一些國家。由於白紋斑蚊對人的襲擊異常兇猛,它不僅是登革熱的重要媒介,而且還與多種蟲媒病毒病有關。因此它在美洲的出現引起很大的轟動,被稱為「亞洲虎蚊」。據說,把白紋斑蚊帶到美洲,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嚴重的昆蟲醫學事件。
         登革熱病毒是怎樣傳播的呢?蚊子的口器是由長在雙眼下的六根比頭髮絲還細的針管組成,其中二根是食道管和唾液管,二根是刺血針,二根是鋸齒刀,外面有包皮把六根針裹在一起。像傳播其他疾病一樣,蚊子在傳播登革熱病毒時,首先把這種特殊的武器插入登革熱病人或者登革熱病毒攜帶者的皮膚,進入患者的毛細血管網。在開始吸血之前,它先吐出肚子裏以前吸入而沒有消化的血液。吸血時,登革熱病毒就會隨著血液進入蚊子胃部,在胃的上皮細胞裏進行繁殖,然後穿過胃部上皮細胞進入血淋巴,到達唾液腺。幾天後,蚊子在叮咬健康人時,把以前吸的帶有登革熱病毒的血液吐進健康人體內,登革熱就傳播開了。
         有史以來,人蚊之戰就可謂曠日持久。為什麼總不能將蚊子斬盡殺絕?這恐怕要從蚊子的生活形態上找原因了。
         蚊子的一生,由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組成。前三個階段,蚊子都在水中生活,積水是蚊子孽生和繁殖的必要條件,草地裏的一點點污水,也會使蚊子數量以幾何數字增長,如果垃圾成堆,污水成片,滋生的蚊子將會不計其數。
         全球變暖是影響蚊子增多的因素之一。另外,城鎮化發展導致了的環境變化也要為蚊子的「繁榮昌盛」負責。人口增加引起城市設施不足,特別是垃圾廢棄物使內河淤積從而蚊子滋生地大量增多。
         經過多年的「南征北戰」,如今的蚊子變得非常機靈,能迅速逃離人們視線之外,它們會正著飛,也會斜著飛,有些蚊子還能躲過雨點巧妙飛行,而身上一點也不會被打濕。如今殺蟲劑中的殺蟲成分含量比三十年前增加了七十倍,但仍難以有效殺滅蚊子,因為許多蚊子已經有了很強的抗藥性。各種條件的變化都是有利於蚊子的,所以恐怕登革熱的流行趨勢還將進一步加劇。
■切斷登單熱的擴散之路
         當然,蚊子不是什麼人都咬,它咬你,肯定是你的氣味誘惑了它。蚊子有非常靈敏的嗅覺,它在六十五公里之外就能聞到人體發出的化學物質的氣味,然後不辭勞苦拐彎抹角地從遠處飛來,以便美餐一頓。人體的氣味中,有一種乳酸味對蚊子的吸引力極大,所以,「乳臭未乾」的兒童往往是蚊子叮咬的首選對象。人在呼吸時,會散發出二氧化碳等氣體,這些氣體也會刺激蚊子的嗅覺器官,引誘它們來尋覓美食。影響蚊子叮咬人類的因素還有溫度。喝酒後的人,經常會面紅耳赤、體溫升高,因此也是蚊子的攻擊對象。能分泌豐富的膽固醇和維生素B的人也易招蚊子,因為這兩種物質都是蚊子必需的,而它們自己不能製造。
         但是,預防「登革熱」的傳播和流行其實並不複雜。一方面,個人要做好防蚊準備。如果到疫區去,要注意穿長褲長袖衣服,還要在暴露的皮膚上塗抹防蚊藥;在居住的房間內要準備滅蚊藥,必要時可點蚊香,使用蚊帳,避免蚊蟲叮咬。另一方面,要從環境上採取嚴格的措施控制疫區蚊子傳播疾病,對從疫區來的人和交通工具要進行全面的滅蚊處理。不久前,中國首都國際機場就對從泰國來的飛機進行了蚊蟲殺滅處理,清理了機艙環境,有效防止了「登革熱」的入境。
         最近又傳來了防止登革熱病的新希望。通過研究,巴西全國亞馬遜研究協會和全國衛生基金會發現了一種芽孢桿菌,它能夠殺死傳播登革熱的蚊子。科研人員將芽孢桿菌放在裝有雨水的容器中,當雨水中的蚊卵孵化出幼蟲,科學家驚喜地發現,吞食桿菌的蚊子幼蟲相繼死去了。因為傳播這兩種疾病的蚊子幼蟲已對巴西目前所使用的殺蟲劑產生了抗藥性,這一發現為巴西防止登革熱帶來了新的希望。
         只有堅持採用科學的治理方法,我們才能有效地防止蚊子對人類的侵害。


--摘錄自:深入淺出@生物科技
網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站立場,對於發言內容,由發表者自負責任。
發表者 樹狀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