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kinghungip.net
☆ 藤農線上書籍 ☆

1-26 中式讀書法受挑戰

        我還沒有遇到一個比我對資訊更瘋狂的人。要是我發現有任何一個網站我被禁止訪問的,或任何一本書我被禁止看的,我不但會氣死,對自己的奴隸身份悲哀垂淚不已,而且一定要翻牆找來看,一有機會,必對任何有助推翻此暴政的事業推波助瀾。互聯網天天風起雲湧,讓我點算一下我目前可使用的主要電子藏書:
        (1)Goode Book   Searh   200萬本(全文)550萬本(有限度預覽)
        (2)www.archive.org 約100萬本(全文)
        (3)www.gale.cengage.com/DigitalCollections/products/ecco/ 15萬本(全文)
        (4)www.lib.umi.com/eebo 12萬本(全文)
        (5)www.questia.com 7萬本(全文)
        (6)www.netlibrary.com 10萬本(全文)
        (7)www.ebrary.com 4萬本(全文)
        (8)http://proquest.safaribooksonline.com/ 2500本(全文)
        (9)www.amazon.com 70萬本(有限度預覽)
        以上的電子藏書加起來,全文的約有360萬本,減除了其中可能重複的,估計有260萬本。有限度預覽的約有570萬本,減除了其中可能重複的,估計起碼500萬本。
        以上的只是英文電子藏書部份,中文電子藏書還沒有時間統計,印象中是比英語的少。這些電子藏書對我的寫作非常重要。由於我對許多事物(尤其是中國的)的看法與絕大部份中國人的看法有嚴重衝突,為了論證一個在他們看來極荒謬但我卻深信不疑的說法,我往往需要把我過去近30年讀過的,或聽人講過的書的有關內容搬出來,但單憑記憶是沒有可能記得原文的,通常我只會記得作者、書名或若干關鍵詞,我就憑這些依稀記憶中的資料加上鍛鍊多年的搜尋技巧,把所需的原書中的有關段落尋出,作為引文。這些從茫茫書海中尋找失落章句的行動,成功率極高,通常達95%。我的《來生不做中國人》和《中國比小說更離奇》,以及我這近10年的文章,就是在這大量電子藏書的協助下寫成的。現在我隨身的只有幾百本書,而且不能作全文搜尋,以我「唯陳言之務去」和盡量「言必有據」的寫作習慣,絕不夠用。
        不過,若在中國大陸使用上述電子書庫,往往不可以搜尋敏感字眼,如Falun Gong、Tiananmen Massacre、Dalai Lama等等一大堆,一搜尋就不准再登入使用,所以,這些電子書庫若在中國大陸地方使用,會效用大減。要是使用中國本地製造的中文電子書庫,則搜索禁用詞更多,除了大部份與自由民主人權有關的字眼之外,所有可能令中國政府尷尬的字眼,或中國政府怕有人做「人肉搜索」的字眼,都隨時列為禁用搜尋詞,如趙紫陽、李志綏、私人醫生回憶錄、延安日記、宋祖英等等,以及現任的中港澳領導人名字也可能在被禁搜索之列。
        但從挪威、就如從外蒙古或台灣這些前中國殖民地那樣,我們都能充份自由的使用這些中英文電子書庫服務。所以,在這個互聯網年代下,最重要的是見解和意念,而不是死記書本原文,書本原文按一下鍵盤就有了。互聯網帶來的方便,進一步挑戰中國人傳統的死記背誦強調所謂倒背如流,重背誦輕分析的讀書方法。過百萬本書一次過的全文搜尋,令許多傳統的讀書和治學方法變得落伍。十年前或更久以前,要寫一篇需引用大量資料的文章,不知要花上多少時間四處搜羅有關讀物,寫作時也要把所有讀物鋪滿書桌,極不方便。要是寫作人居無定所,更不可能帶着最基本的幾千本書到處跑。
        這種網上閱讀和搜尋的方法,對於我這類非小說寫作的人尤為重要,但據我觀察,雖然網上書庫的技術已相當成熟,我說的這幾百本電子書,當中大部份也是普通人可以接觸得到的,但一般寫作人似乎未能善用,在他們的文字中,我看不到其內容跟十年前沒有互聯網時的跑圖書館年代有甚麼明顯分別,令人失望。
        我經測試發現,由於各國版權法不同,而美國的版權有效期相對較短,Google Book Search上面的200萬本全文電子書,在美國以外的大部份甚至所有地區,只能看到當中的 40-50 萬本。這種出於尊重各國版權法差異而導致的網上資訊阻隔,長遠下去,令即使資訊自由的國家所能存取的電子資訊也大有差別。

(本文摘錄自鍾祖康原著"中国,你憑甚麼?")    ★版權為著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