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rumble.com/c/c-396515
☆ 藤農線上書籍 ☆

4-1 劃出租界

         當年的上海雖然貿易繁盛,但主要的貨品,仍是以鴉片煙為主。當年有一本研究外國人在上海及生活感想的書,有如下的描述:「上海在前一世紀的四十年代末和五十年代初期,已經變成一個無法無天的外國人的銷金窩。他們的心態是在上海內,只要有利可圖,一切都不須顧忌,走私犯禁,行兇殺人,也是在所不惜的。」那時的西方人也很老實,他們的目標是如何不失時機地發財。他們說:「我希望最遲在兩三年內發財而去,所以,以後上海給水淹沒或給火燒掉,與我有甚麼關係呢?」
         當時上海有一位英國領事,名叫阿禮國,他向一位洋行老闆傳授經驗,他說:「只有兩條路走,一是走私,否則,你就根本不必做生意。不走這條路,便只好走回家。」
         外國人打開了上海的大門,全國毒品的肥利,全操在洋人手上,中國人民的生活,已經被榨得連血水也沒有了。面對外國的欺壓,有志氣的中國人,如何扭轉局面的?一九零零年以後,是中國人向外國資本家挑戰的年代,杜月笙是從洋人肥利之中吸取營養而成的巨富。
         上海市內,有很多外國的租界,這是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外國人強迫滿清政府租給他們的。
         一八四二年鴉片戰爭後,香港被迫割讓給英國人,滿清政府又被迫開放上海、廣州、福州、廈門和寧波五個商港。歐美人士特別看好上海,或者是上海在外貿方面的淵源,以及她的水陸交通位置的關係吧!
         一八四六年,滿清政府給英國人在上海劃出了租界。這是中國第一個租界。
         一八四八年,劃出了美國租界。
         一八四九年及一八六一年,法國人再度要求劃出租界。自此之後,這些租界,便變成國家中的國家,滿清的法律,是不能插手管理租界內的事務和糾紛。
         初時的租界,是歐美人士的天下,中國人是不能入住的。但這種「華洋分居」的現象,抵不住經濟的現實。一八五三年九月,上海縣爆發了小刀會起義事件,稍為有錢的人,紛紛躲入租界內避難,尋求外國勢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