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lSJBlFWwYZSJX5HgaqtyNQ
☆ 藤農線上書籍 ☆

3-4 繁華城市

         上海的人口轉變,為這個城市造成了一股生命力。杜月笙的一生,見證了時代轉變中的巧取豪奪,究竟他如何善用機會,將自己的命運扭轉過來呢?讓我們從杜月笙走過的道路,從中得到散發。當然,杜月笙發跡的方法是靠賭和毒,但賭毒兩種東西,只是一種工具,當他發了達之後,也和其他社會人士一般發財立品,來個禁賭禁毒的。杜月笙的發達過程,當然有很多不合乎道德的地方,但我們要一分為二,他本人在事業上的奮鬥,也付出過一番努力的。如果我們能夠學色他的精神和態度,然後運用在正項生意上,收穫也是可觀的。
         亂世的時代,秩序大亂,賭和毒往往成為發達的捷徑,到了太平的時代,賭毒被禁止了,但人性是改不了的,好賭是天性,利用賭來麻醉生活的壓力,也是必需品。香港是一個法治的社會,賭是被禁止的,但賭風卻很熾烈,政府批准的賽馬不用說了,其他合法的賭博,如外匯期貨買賣、樓宇炒賣、股票等等,不是賭博嗎?之不過這類賭博,只限於上層有閒階級,尚未影響到一般勞苦大眾,政府便只好隻眼開隻眼閉地容許其存在。
         至於麻醉生活的東西,毒品是危害生命的,政府當然要效法世界各國,來個大禁特禁。但麻醉生活的工具,仍然是需要的,各種色情架步、煙酒娛樂場所,不是向那些不知為何而生的人提供麻醉的機會嗎?
         事實上,麻醉和賭博,是人類要求,禁無可禁,特別是在急轉變化的商業都會中,那都是不可缺少的,杜月笙抓着社會各階層的脈搏,將賭毒系統化、規劃化,又服務周到地向「上流」人士提供消遣罷了。
         杜月笙是到上海來碰機會的,除了這類拍手無塵的年輕闖將之外,又有些失了勢的,剛被剝削了財富的新舊官僚,富商豪賈們也湧到上海來。因為上海比較穩定,投資機會很多。全國最頂尖兒的人都湧到上海,當然吸引了大批盲流湧入,各地的農民、手工業者和災民等等,也好像杜月笙一般,拋下一切往上海闖了。
         外國的商人,好像對上海情有獨鍾。當然,上海也有比較長遠的對外開放歷史。
         在元朝時代,即是一二七七年,上海市便設立了一個市舶司,向外國招募船舶,進行貿易。歐洲各國以至東南亞地方,都有船隻進入上海,進行交易。但到了明朝時候,朱元璋因為執行鎖國政策,更加上日本海盜「倭寇」的騷擾,政府便提出海禁命令,實行「片板不許下海」的鎖國政策。如果「將馬、牛、軍需、鐵貨、銅錢、段匹、綢絹、絲棉私出外境售賣及下海者,杖一百」,即是罰打一百棍,更禁止人民私造「二桅以上違式大船」,違例者當會照謀叛罰進行處斬。
         明政府雖然禁止人民出海,但歷史上第一宗最大的海洋探險,卻是從上海出發的。這便是著名的三保太監鄭和下西洋的壯舉,鄭和七次下西洋的起航港口,就是今天上海西北太倉的劉家港。
         明朝以來的海禁,一直延至一六八四年康熙的時代,才被解禁,東南沿海的航運業,才逐漸發展起來。到乾隆年間,各地來往聚集在上海的船舶已達三千多艘,其中來自日本、朝鮮、越南和遏邏等外國商船最多,輸進的貨物也不少,上海已經變成了亞洲一個著名的海港。難怪鴉片戰爭之後,各地的冒險家,都以上海為機會之地,有「冒險家樂園」之稱。
         上海和外國通商的大門,是鴉片戰爭之後的南京條約,被列強的船堅炮利打開的。一八四三年十一月十七日,上海正式開埠。當時的英國報章,對於這個新開發的城市爭相報導。代表英國簽訂南京條約的璞鼎查向英國資產階級說,這條南京條約為英國提供了一個廣大的市場,即使蘭開夏這個棉紡織城市的機器全年開動,也不能供應中國一省的棉紡織品需要。
         璞鼎查的推介,令到視利如血的英國資本家,雄心萬丈。有一家洋行,沒有做過任何調查,即時往中國輸出大批刀叉,準備向中國傾銷;又有一家鋼琴公司,滿以為中國有二億婦女,就算每二百人買一部鋼琴,自己也大有市場,便不問一切地向中國輸出鋼琴,結果當然是焦頭爛額。最初的歐洲公司來上海做生意,都是損失居多的,但後來他們摸清了路線,發覺任何商品,及不上一門商品,這便是鴉片煙。只有鴉片煙,才可以補償一切貿易上的損失,也只有鴉片煙,才可以榨取中國人民的血汗,當時在上海設立的洋行很多,比如說英資的怡和洋行、沙遜洋行、仁記洋行、會德豐洋行;美國的旗昌洋行;葡萄牙的顛地洋行等,都是以經營鴉片煙為主的,特別是英國的怡和洋行,更是售鴉片煙的表表者。一八三入年底林則徐在廣州虎門當眾銷毀了二萬多箱鴉片,其中七千箱是怡和洋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