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第二十七章 金牌執迷
中共把國際重大運動比賽的輸贏,看成「生死存亡」的問題,好比一場重要戰役。
李曉霞在比賽中0-2落後,誓跟對方死磕到底。
我們一個是加拿大人,一個是英國人,很能欣賞比賽中第二名或第三名的表現,甚至認為二、三名不可或缺。銀牌和銅牌也值得眾人的掌聲。但如果你是中國人民就另當別論。除非你拿到金牌,不然再好的表現也只會跟著其他數不清的二、三名消失無蹤。如果你在轉播現場贏得比賽,畫面一定會一再重播。如果你或你的隊伍輸了,體育主播的兩三句評語就是你得到的所有矚目。
二零零四年雅典奧運落幕後,就可見中國對奪魁多麼熱中。中國選手唯有金牌得主才有幸在政治人物和香港大眾面前慶功。銀牌銅牌得主沒有鎂光燈照耀,回家接受家人祝賀就該滿足。輸贏僅僅是分毫之差,但在中國,贏家和輸家之間的內外差距卻相當大。
中國把國際重大比賽的輸贏看成「生死存亡」的問題,可比一場重要戰役。二零零七年初中國奧委會主席劉鵬說,「二零零八奧運的戰前準備正緊鑼密鼓進行中。對外我們只是一批普通士兵,要保持低調,但對內我們要激發技冠群倫的恢弘野心,絕對不能鬆懈。」真正作戰也不過如此吧?向真正的士兵精神喊話也差不多是這樣吧?
也有人識破了這種金牌執迷的弊病。體育專家和體育學院院長宋繼新表示,「中國對運動精神的認知太狹窄了。中國體壇還是一味追求勝利和名次。」
一味追求名次也限制了運動員的個人自由。二零零六年底,劉鵬宣佈「為了迎接二零零八北京奧運,我國運動員禁止參與各類社交活動,明星運動員也包括在內。」當局維持一貫作風,未明確指出「社交活動」包含哪些項目。雖然媒體報導此規定主要是針對為商品代言的運動明星,但定義不清就表示此規定可用來控制運動員的各式各樣活動。
中國的運動選手根本就是奪魁機器。他們把時間都用來訓練,讀書排在第二位,但遠不及訓練。如果贏得金牌,未來的收入就會有保障;要是贏得銀牌或銅牌或空手而回,就會很快被遺忘。運動員退休後幾乎什麼也拿不到,而這項新規定意味著,運動員可以在前途看好時趁機賺錢的機會,也一併被剝奪了。
如果你是奪魁機器,就會有人替你上油、關注你、照顧你,讓你過著像樣的生活。如果輸了比賽,你就會像其他多餘的機器一樣,被丟到垃圾場。
但限制運動員的社交活動是頭一遭。田亮,奧運跳水金牌得主,二零零五年他接了多部電視廣告和產品代言後,就被踢出國家代表隊。只贏過一次金牌還不夠,而且他跨足演藝事業也馬上受到懲罰。
未能奪魁的運動員生活多苦,看艾冬梅的例子就知道了。她是長跑選手,在一九九七年全國比賽中拿下銅牌,該項比賽每五年舉辦一次。受訓成為奪魁機器,在中國就表示每週只能上幾小時課,重要比賽之前和期間則完全不上學。艾冬梅連基本學歷都沒有,退休後每月只有三百元「退休金」。她和丈夫迫於生活只好上街擺攤,賺取生活費和育兒費。二零零七年,艾冬梅甚至表示為了生活要賣掉獎牌。她變賣獎牌的一個理由,是要籌錢控告昔日教練王德顯私吞了她的工資。
據國營媒體報導,「艾冬梅.....不代表所有退休運動員,尤其是前奧運冠軍,退出體壇後他們有的在影藝圈擔任主持人,有的回學校唸書或自己創業。」但這只是模糊事實,奧運冠軍也許得到一定的終身保障,但這樣的幸運兒很少。對數十萬把青春都貢獻給中國的運動員來說,未來等著他們的只有卑微的工作和痛心的失望。
「勝者為王」的心態在現今中國的許多生活層面都可看見,但最明顯的是教育界。年輕一代最重要的考試是為期三天的大學聯考。考試在高中最後一年舉行,可以說是測量學生學術潛力的唯一標準。得到高分就能上好大學,上好大學就能找到好工作。性向、潛能和創造力完全不在測量範圍內,說不定很多天才被迫從此過著單調無味的生活。由於你上的大學不只代表你實際的學業表現,因此學生從小就要承受「考上好大學」的沉重壓力。現今在中國,學業奴才已經變成了躲不掉的生活現實,實在叫人不敢置信。
考上一流大學的壓力自然而然引發出國留學熱潮,因為國外大學的評價較高,留洋也較有面子。而教育界的「金牌」當然就是美國常春藤名校。二零零零年,中國作家出版社推出《哈佛女孩劉亦婷》。劉考入哈佛求學,她爸媽在書中紀錄了栽培她的過程。文案上說本書教你:
.培養素質
.訓練創造力
.掌握每個科目的學習技巧
.有效幫助孩子讀書
.養成運動的習慣
.掌握灌輸孩子性教育的方法和機會
.檢查幼兒心智發展速度
這本書出版一年就賣出一百二十萬冊,之後仍然暢銷不墜,類似書籍當然也紛紛出現,如《哈佛男孩張肇牧》。
成功的故事本身就是一大賣點。但這類精進學業的書籍賣得再好,也比不上快速致富或致勝的書籍,這些書儼然成了中國一窩蜂追求金牌的年輕野心家的聖經。
在中國,努力過程的價值不高,重要的是成果,「雖敗猶榮」的觀念幾乎不存在。「為了成功不計代價」的態度是今日中國很多社會現象的癥結,例如百姓瘋狂炒股、廠商為了賺錢販售劣質或危險產品。這是中國人愛鋪張擺闊的根本原因,也說明了為什麼父母期待孩子追求財富甚於自我滿足,還有為什麼想當畫家或音樂家的學生會遭人嘲笑。
緊緊把金牌抓在手上,漠視銀牌和銅牌甚至盡了全力卻一無所獲的人,這種「榮耀」毫無意義可言。了解這點,才是真正的偉大。失敗者應該受到尊重。沒有輸家,就沒有贏家!
《原文摘錄:中國無法偉大的五十個理由〈第二十七章〉》 撰文.David Marriott & Karl Lacroix(2015-09-25再修訂)
- Facebook
- Google+
Pinte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