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youtu.be/UJdlYepJjZQ
☆ 藤農線上書籍 ☆
推薦序
        鍾祖康,對我原本是個陌生的名字。最近一、二年,為了更了解中國的動態,我經常閱讀香港的《開放》雜誌,在該雜誌上開始拜讀鍾祖康的文章,他對中國文化的精確剖析,讓我驚艷,尤其是他對中國歷史文件的引用,更是開散了我對中國文化認識的新頁-----驚人的新頁,一頁從沒有在我的知識範圍內出現的、甚至是超乎人性的想像空間的一頁。
        慢慢的,我變得開始期待每期的《開放》雜誌,期待想看看這次鍾祖康又有什麼讓人拍案的文章,最後,我甚至《開放》雜誌一到,就直接從目錄中找找鍾祖康的文章 看。從我開始注意到祖康的文章後,心中就一百想,這些文章正是台灣人應該看的。因為台灣人對中國的認識,不僅是錯誤,更是無知的可怕。一些以民族主義超越 民主主義、抱持大中國幻想的人,正是中國文化顛倒邏輯、價值墜落的其體呈現,才會不惜以大中國民族主義,出賣人類的基本價值。另一些,自以為反對中國統治 的人,也因為沒有正確認識中國,不是對中國作出錯誤的估計,就是對中國抱有不切實際的想法,更對應付中國霸權所必須採取的手段,完全沒有認知,也沒有採取行動。
        這個心願一直放在心裡,其實也數度請人「協尋」鍾祖康先生,但是一直沒有聯絡上。今年有個機會來了,一場有關人權的國際研討會邀請鍾祖康先生來台,我利用此 機會約他見面,也很高興將他介紹給出版界的好友,探詢在台灣出版鍾先生文章的可能性。很高興,我的兩位出版界的好友:魏淑貞女士及廖志峰先生都是在第一時 間就答應出書,成就了台灣出版界難得一見,兩個出版社同時出版一位作者的美事。我必須誠心的說,感謝淑貞及志峰,這兩位真誠熱愛台灣,又擁有正派人格的好友,只為了讓台灣讀者認識中國,這個簡單的動機,毫不猶豫地拋棄商業成規。
        在鍾祖康先生來台的幾天,有機會和他幾次深聊,一改我對他的形象。由於他的文章經常引經據典,我一直以為他是個滿腦書袋的老頭子,退休隱居到挪威。結果他是 一個年輕充滿活力,才華洋溢的香港人。在華人的社會中,因為不能妥協因而帶著悲劇性格及境遇。雖然我們可以說是一見如故(應該說是一「寫」如故,一開始通信就自然坦率交往), 但是,在要見到他之前,我個人因為有一次與中國作家的交往極為深刻的受傷經驗,仍忍不住在見到他之前,表達了我的猶疑及躊躇不前。我坦承向祖康說,這個創 痛讓我對是否再向一位陌生的「中國」作家伸出友善之手,一直猶疑。不過,最終我還是想:可以對某些人失去信心,但不願讓自己失去希望。和鍾祖康一聊,在香 港出生的他,因為受英式教育長大,又徹底認清了中國,我相信這次我的眼光不會錯。
        在鍾祖康編輯此書的同時,台灣的政治因為選舉日近,而更為紛擾。我則因為工作的關係,進一步踏入台灣政治,更深刻的體驗到,層層桎梏的中國惡質文化的陰影、 餘孽,在台灣竟陰魂不散。在利益與正直之間,某些台灣人的「中國性格」或可說是「中國劣根性」,完全沒有掩飾地表露出來,甚至越來越為大膽、直接、粗暴, 粗暴到常常讓我不禁懷疑,這樣的台灣人有資格享有民主政治嗎?這樣的台灣是一個現代文明國家嗎?整個社會被政治人物及媒體的引導,陷入典型「笑貧不笑娼」。只求虛榮享受的媚俗文化,媒體每天追逐的是政治人物的家庭八卦、大企業家的豪華生活。政治人物天天以政治教條及民粹催眠人民,神聖的歷史使命,以及 民主人權的崇高理想,在政治人物眼中,都已經簡化為選舉時動員人民的工具。台灣人民過著分裂的生活,政治上狂熱,社會上冷感,政治的狂歡大戲不斷上演,台灣人民的精神文明卻持續墜落。
        這樣心痛的一幕日日在台灣上演,此時,鍾祖康的書真的要在台灣出版了,我竟似乎失去初始的熱情。今天鍾祖康的書已經不只是讓台灣人認識中國文化的一面窗,更 成為台灣人反省民族文明的一道借鏡。今天,台灣已創造人類少有不流血民主化的成就,但,要建立一個擁有良善美德、正直誠實的國家,才是我們奮鬥的目標。尚未建立主體性的台灣人,少數人利用台灣人的悲哀所帶來的鉅大能量,沉迷於以恨為動力的政治煽情,這種屬於中國文化的人性敗壞,應是台灣人最大的警惕!
台灣圖博之友會會長 周美里
摘錄自:《中國比小說更離奇》----推薦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