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藤農線上書籍 ☆

Home

杜月笙出身

         載着杜月笙離開浦東的是一艘小木船,沿着滾滾濁流的黃浦江,終於進入浦江東折處,著名的上海城就在眼前。高朓瘦弱,樣貌清瘦的杜月笙只有十五歲,他和其他旅客般,很好奇地走到船頭上,遠目眺望這個心儀已久的上海城。當時他的心情不知是悲是喜,是恐懼還是興奮呢?面對一個陌生環境的挑戰,他的內心當然是有點怕,正是在家千日好,出外半朝難,究竟前路如何,真是天知曉。但在另一方面,他是興奮的。浦東和浦西,雖然只是一江之隔,但在家鄉高橋鎮的人,有很多卻一輩子也未出過門,沒有到過這個上海城,和鄉下的親戚比較,自己又彷彿有點高高在上的感覺。
         上海城究竟是怎樣呢?讓我們看看這個城市吧!
         上海這個城市,水利交通發達,上海的水利系統,源於太湖的三江,即婁江、松江和黃浦江。松江的南面有支流十八條,內有上海浦和下海浦,因此而稱為上海。遠在元朝至元二十九年,即是一二九二年,上海縣城才正式建立起來,距今已有七百年了。
         上海的名字很多,其東北有水名滬瀆,因此簡稱為滬。
         上海另一個名稱叫申。戰國時代有四公子,即是春申君、孟嘗君、平原君和信陵君。這些公子禮賢下士,門下食客三千人。楚國的春申君,名字叫黃歇,封地在今日的上海。當時長江有水患,要將黃河的水導流入海,春申君便開了一條浦江。所以為了紀念春申君,黃浦江又稱為春申江,又叫歇浦,上海簡稱「申」,也是由此而來的。
         上海因為地理環境關係,除了農業、漁業、鹽業、蠶絲業之外,地方政府又鼓勵人民開墾灘涂,又向外地吸收種植的經驗,向朝鮮人借來的「黃粒稻」和越南人的「占城稻」,都種出了很好的成績,其他更有名的農作業,便是豆業,成為全國之冠。稻米種出了成績之後,上海人又從閩、廣兩地引進棉種,迅速發展了植棉業;後來上海的棉紡織業,居然有「衣被天下」的雅號。
         由此可見,上海人善於吸收和發展。他們向外地借來了經驗,自己吸收變化改良,然後自己生產,有了成績之後,更大膽地向外地輸出。這種不斷學習,在別人的基礎上改良的經驗,上海人是擅長的。
         事實上,世界上任何繁盛的大城市,都是缺乏資源的。比如英國的倫敦,連陽光也是稀少的,又例如東京、紐約等著名大城市,本身條件極差,但當地的人民,沒有因為條件差而自暴自棄,他們將惡劣的客觀環境扭轉過來,將缺點變成優點。又例如香港連食水也不足夠,遑論其他五穀。香港雖然不種稻米,但香港卻輸出不少袋裝米。本地米商,從外地輸入不同品種的大米,但口味卻未必適合香港人,聰明的米商便自行調配,根據港人的飲食習慣而配出各種不同的袋裝米。香港人移民之後,還戀念着昔日食米的牌子,香港的袋裝米便因此而輸了出外國。由此可見,本地沒有種米不重要,只要懂得變化,一樣可以輸出食米。原來人類最大的財產,並不是從地下鑽出來的寶藏,而是肯適應、肯學習、肯鑽研的腦袋。
         杜月笙的成長,也是一個極好的寫照,他的出身極差,沒有受過多少教育,但他本人恰似吸水紙般不斷學習,他又坦承自己出身差,接受自己的缺點,然後努力學習進步,終於闖出一番事業。
         杜月笙踏足上海的時候,上海正在經歷了人口急速爆炸上升的年代。因為人口的急升,上海市面出現了很多新機會。在一二九零年,上海鎮便劃華亭東北五鄉升格為縣。當時的人口有七萬二千五百戶,再加上船商水手五千六百多人,總人口大概有三十多萬人。
         一八一六年上海縣有一個人口統計,當時的人口只有四十一萬多人。鴉片戰爭後訂立的南京條約,上海是五個被迫打開的通商港之一,各地的外商看準了上海是一個有利發展的地方,紛紛在那裏設立洋行辦事處。但人口方面,卻沒有太大的轉變。當太平天國事件發生的時候,大半個中國被戰火摧毀了,唯獨是南方的上海,因為有外國勢力的保護,沒有遭受太平天國戰火的蹂躪,各地的難民,便紛紛逃入上海避難。
         太平天國之後,李鴻章在上海創辦江南製造局,但卻找不到機器技術工人,他只好在工業比較發達的廣東沿海一帶的城市招聘技師和領班來上海。後來在一八八四年中法戰爭時,福州馬尾船廠被毀,殘餘的設備和技術工人,流歸江南製造局,大量的福建及廣東工人才北遷上海,上海的工業,也是從外地輸入的。
         在一八九零年之前,上海的人口只有八十二萬五千多人,增長率也不見得急速。但由一八九零年到一九二七年間,上海人口才開始了激增,達到二百六十四萬多人。這樣的增幅,在世界城市發展歷史來說,也算是驚人的。急劇的人口轉變,造成經濟、政治、社會秩序大混亂。對於有才幹的人來說,真是越亂越好,特別是那些一 無所有的人,更可以從中來個混水摸魚,但對於那些世家子弟來說呢?社會的急劇轉變,無疑是財富的轉移,這是一個大挑戰,稍一應付不來的話,便會傾家蕩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