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出身
一九零二年的一個春天早晨,杜月笙在外婆的相送之下,一步步地踏上了上海的路途。這位老祖母滿頭白髮,而且又纏了小腳,走起路來極之不容易,但她仍然堅持要送這個外孫一段路。
杜月笙當時只有十五歲,面色青黃而且又高高瘦瘦的他,雖然精神奕奕,但身子卻很單薄。他穿着外祖母特意為他縫的土布衫褲,背上揹了一個包袱,裹面裝了僅有的兩三套替換的衣服,以及一些零錢。婆孫兩人,踏着晨光霧水,依依不捨地話別。
外婆雖然走得辛苦,但不經不覺已經走了十來里路,穿過了東浦鎮,走過了慶寧市,兩人不禁已經走到了八字橋,外婆已經走不動了。婆孫兩人淚流滿面,外婆感到這是生離死別的場合,很堅強地說:「月笙,你要好自為之呀!鄉下的人,都是一樣的,總是『憎人富貴厭人貧』,只有發奮做人,發了達之後,人家才尊敬你的。」
說了一輪之後,外婆又說:「唉!你身世可憐,父母又這麼早死,我這個老太婆又沒有本事,正是泥菩薩過江,自身也難保,我不能好好地照顧你,實在於心不忍....」
「外婆,你對我好,我是知道的。舅父也不是不好,只是大家也窮,沒有辦法罷了。」杜月笙安慰外祖母說。
「你明白就最好,他日到了黃泉,我也有面目見你爹媽。」外婆又說,「今次你出門,一定要生性呀!」
「外婆,鄉下人看不起我,只因我窮。今次出門,我一定發憤做人,如果不能出人頭地!我決定不再踏入高橋鎮。他日我回鄉的時侯,一定要起大屋,建祠堂。沒有本事的話,我決定不再回來!」
「你只要生性,好好照顧自己,我便安慰了。」說完,外婆又淚流滿面,目送着杜月笙坐上小船,沿着滔滔的江水逐漸消失去了。兩婆孫這樣一別,兩人也有點依依 不捨。在杜月笙心目中,只有這位外婆,是真正關心自己的。自己雖然沒有本事照顧外婆,但大家住在高橋鎮,也有往來,有時陪外婆談天說地;有時到外婆家吃兩餐飽飯,真是一件樂事。現在要分別了,再沒有機會和外婆在一起,但是她的慈祥和愛意,一直鼓舞着杜月笙,支持着他不斷奮鬥。
中國人有一種樂天的哲學,就是「壞事可以變成好事」。杜月笙的出身極差,這是一件人生大不幸的事,但事情發展的結果,卻變成了好事,因為杜月笙成功立業。為甚麼可以將壞事變成好事呢?這便是個人奮鬥的結果了。
杜月笙的童年是悲慘的,沒有事情值得他回憶。他是一個往前看的人,為了建立美好的明天,他學會掌握今天,努力奮鬥。奮鬥的結果是一天比一天好,生活越好,自己便越有信心,越加努力。
但有些出身好的人呢?剛剛相反,在家的時侯,有父母的照顧,但踏出社會之後,卻事事不如意。一天比一天差,還有意思嗎?社會上有很多整日浮沉的人,出身也是很好的,就因為這樣,他們永遠活在記憶之中,事實上,「在家千日好,出外半朝難」,抱着這種心態的人,還肯奮鬥嗎?杜月笙呢?剛好相反,「在家半朝難,出外千日好」,因為這樣,他才不斷地奮鬥,將不幸的事扭轉過來,變成好事。
杜月笙當時只有十五歲,面色青黃而且又高高瘦瘦的他,雖然精神奕奕,但身子卻很單薄。他穿着外祖母特意為他縫的土布衫褲,背上揹了一個包袱,裹面裝了僅有的兩三套替換的衣服,以及一些零錢。婆孫兩人,踏着晨光霧水,依依不捨地話別。
外婆雖然走得辛苦,但不經不覺已經走了十來里路,穿過了東浦鎮,走過了慶寧市,兩人不禁已經走到了八字橋,外婆已經走不動了。婆孫兩人淚流滿面,外婆感到這是生離死別的場合,很堅強地說:「月笙,你要好自為之呀!鄉下的人,都是一樣的,總是『憎人富貴厭人貧』,只有發奮做人,發了達之後,人家才尊敬你的。」
說了一輪之後,外婆又說:「唉!你身世可憐,父母又這麼早死,我這個老太婆又沒有本事,正是泥菩薩過江,自身也難保,我不能好好地照顧你,實在於心不忍....」
「外婆,你對我好,我是知道的。舅父也不是不好,只是大家也窮,沒有辦法罷了。」杜月笙安慰外祖母說。
「你明白就最好,他日到了黃泉,我也有面目見你爹媽。」外婆又說,「今次你出門,一定要生性呀!」
「外婆,鄉下人看不起我,只因我窮。今次出門,我一定發憤做人,如果不能出人頭地!我決定不再踏入高橋鎮。他日我回鄉的時侯,一定要起大屋,建祠堂。沒有本事的話,我決定不再回來!」
「你只要生性,好好照顧自己,我便安慰了。」說完,外婆又淚流滿面,目送着杜月笙坐上小船,沿着滔滔的江水逐漸消失去了。兩婆孫這樣一別,兩人也有點依依 不捨。在杜月笙心目中,只有這位外婆,是真正關心自己的。自己雖然沒有本事照顧外婆,但大家住在高橋鎮,也有往來,有時陪外婆談天說地;有時到外婆家吃兩餐飽飯,真是一件樂事。現在要分別了,再沒有機會和外婆在一起,但是她的慈祥和愛意,一直鼓舞着杜月笙,支持着他不斷奮鬥。
中國人有一種樂天的哲學,就是「壞事可以變成好事」。杜月笙的出身極差,這是一件人生大不幸的事,但事情發展的結果,卻變成了好事,因為杜月笙成功立業。為甚麼可以將壞事變成好事呢?這便是個人奮鬥的結果了。
杜月笙的童年是悲慘的,沒有事情值得他回憶。他是一個往前看的人,為了建立美好的明天,他學會掌握今天,努力奮鬥。奮鬥的結果是一天比一天好,生活越好,自己便越有信心,越加努力。
但有些出身好的人呢?剛剛相反,在家的時侯,有父母的照顧,但踏出社會之後,卻事事不如意。一天比一天差,還有意思嗎?社會上有很多整日浮沉的人,出身也是很好的,就因為這樣,他們永遠活在記憶之中,事實上,「在家千日好,出外半朝難」,抱着這種心態的人,還肯奮鬥嗎?杜月笙呢?剛好相反,「在家半朝難,出外千日好」,因為這樣,他才不斷地奮鬥,將不幸的事扭轉過來,變成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