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藤農線上書籍 ☆

Home

中國無法偉大的五十個理由


在中共的一黨專制下,媒體、網路等訊息來源遭嚴格控制,當局還以公安、武警、城管、甚至居委會監管人民,就連街上都裝有大量監視器,儼然十足的警察國家。監視是中共的「看家本領」別無二選!          中國曾經是各種發明的搖籃。漢文明孕育了無數的作家、思想家、科學家和探險家,新發明琳瑯滿目,很多都對中國造成深遠的影響,後來又傳到全世界。其中有四項發明影響社會至深,少了它們,人類歷史會完全不同。這四項發明就是火藥、羅盤、印刷術和造紙,每一樣都徹底改變了人類的生活。
         印刷術源於宋朝〈九六零~一二七九〉初期。宋代社會利用印刷術印製了大量書籍〈累計達數百萬冊〉,呈現出宋代社會多元而創新,對生活各個層面都滿懷熱情和好奇。史學家約翰.曼〈John Man〉指出,宋朝人研究並書寫的題材「無所不包」,「有許多關於蕈、竹、芍藥、果樹、鳥類、蟹、柑橘類.....醫學、地理、數學、天文的科學論著,各種論述都有。」印刷術也用來印行紙鈔-----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具革命性的經濟工具。
         羅盤也是在宋代發明的〈不過中國人更早之前就發現了磁力〉,後來更使中國成為海上強權。而火藥除了能製造燦爛奪目的煙火秀之外,後來更經由西方強權之手,革新了戰爭技術。
         除了四大發明之外,中國還有很多令人目不暇給的發明。例如鑄鐵技術〈源於西元前六世紀,西元初發明鼓風爐之後又再改良〉、地震儀〈約在西元一零零年發明〉、手推車〈西元一零零年或更早〉,以及一些便利的發明,例如讓牲畜更好呼吸的馬頸圈〈西元前三零零年前後〉。中國在悠久的歷史中發明了許多東西改善人類的技術和日常生活。
         明朝年間,中國成為海上強權。鄭和帶領的船隊在一四零五到一四三三年間出海七次。其中最宏偉的船艦有九根桅杆,重達一千五百噸,從船頭到船尾長達一百三十八公尺,最寬有五十六公尺。當時,歐洲船艦最長也只有六十公尺。
         這樣一個擁有偉大發明傳統和創新精神的國家,後來卻漸漸淪為貶低甚至漠視新發明的國度。這種現象始於清朝,清朝皇帝封閉守舊、自以為是,以致西方強權漸漸征服中國的版圖和知識文化。到了二十世紀初、清末民初的一小段時間,東方發明精神和西方創新科技相互激盪,百家爭鳴、生機勃然。後來日本入侵、二戰開打,中國重新發掘其發明及創新傳統的努力也從此中斷。
         中共一九四九年奪得政權後,大力掃除了所有創造性思想。「服從領導」成了新的目標,因為服從才能存活下去。在統治國家的第一階段,中共領導人更關心的是餵飽人民、驅逐外國思想和建立基礎工業的問題。在這種環境下,很難激發改變世界的創新發明。
         既然中國人民對黨千依百順,教育於是成了這個追隨者〈而非領導者〉組成的國家仰賴的生產線。平定百姓之後,中國領導者發現自己陷入毫無勝算的窘境。他們知道要保住人民的支持-----儘管是勉為其難的支持-----中國的經濟非起飛不可。他們希望金錢的力量能凌駕一切,讓人民甘心接受政府對個人自由的必要掌控。毛澤東死後,鄧小平的開放政策徹底改變了中國的思考和行動方式。
         門戶大開後,今日中國成了全世界的經濟火車頭,背後的力量就是願意從事低薪又單調的工作的廣大中國人民。這時外資湧入中國,意圖把中國百姓併入外銷產品的生產工廠。此外已開發國家也把現代科技輸入中國,迫不及待要搶奪市佔率。在提高生產力的衝勁驅使下,很多人才都投入提高數字而非發展新科技的行列中。
         中國快速成為經濟巨人,同時也急著要脫離「開發中國家」的行列,晉升為「已開發國家」,但達成此目標的唯一途徑是著手開創自己的技術。也就是說,中國必須開始挖掘沉寂已久的人才。這工作可不簡單。
         一九九九年開辦的國家科學技術獎,真正目的就是要重新發掘中國許久不見的發明人才,要找出並表揚每年特定領域的研究成果。獎勵分為三個項目: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以及最高獎項國家技術發明獎。自一九九九到二零零五年間,最高獎項只在二零零二和二零零三年頒出,其他年度都無人獲獎。而且直到二零零六年三個獎項才頭一次同時頒發。
         據媒體報導,「主辦單位表示,只有國際公認對科學領域造成強大衝擊的發明,才有資格獲頒首獎.....過去幾年,當局要科學人員密切追蹤世界科技的最新發展,而非研發本國自己的科技,所以國內發明力才會偏低。」這充分顯示出中國當局目前對科學創新發明的看法。國家科技獎不直接表揚特定年度最具發展性的科學成果,給予獎勵,反而設立了一些參賽者必須跨越的障礙。中國對科學成就的追求完全以功利主義為重,而不是單純的表彰優秀的表現。
         中國對科學家缺乏尊重,看媒體二零零六年公佈的中國「新四大發明」就一清二楚。這四大發明是由不知名的「專家」選出的,基本上只是為了再現中國古代四大發明的榮光。但政府非但沒表揚獎勵這些發明家,還擺出一副降尊施惠的模樣。
         第一個新發明是吳文俊的數學機械化方法。媒體先是分析說明了該項發明,接著竟然提出批評,說吳的發明「至今仍沒有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數學結果,一項數學方法.....應該起到實際數學作用。」
         第二項發明是袁隆平的雜交水稻。袁的發明同樣受到批評:「過去外國同行曾經做過雜交小麥,所以這個創新是站在前人肩膀上的創新。」
         第三項是一九六五年由一群科學家完成的人工合成牛胰島素〈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合成蛋白質〉,專家卻批評這樣創舉不夠突出,因為「別的國家紛紛做了類似的研究,合成了大量生命物質,目前中國在這一領域的領先地位已經沒有了。」
         最後一項是李四光提出的陸相成油理論。專家卻說世界大部分的油田仍是海相的沉積,但李提出的是陸相成油理論,因此「對人類利用石油的貢獻比海相成油的貢獻就少多了。」這種評論真叫人跌破眼鏡,因為其他國家都還在想盡辦法從土地提煉石油。
         二零零七年,媒體又宣佈了不太一樣的中國「新四大發明」。雜交水稻和牛胰島素仍然保留,但另外兩項卻由抗瘧新藥和漢字的新照相排版技術取代,而且不像二零零六年還附帶批評。
         中國對科學發明的態度一直反反覆覆,令人困惑,甚至還假裝謙虛。媒體的反應多少顯出某種施捨似的尷尬氣氛。媒體使用「四大發明」這個字眼,使人民以為「新四大發明」的偉大程度一定等同甚至超過已成經典的原四大發明。四大發明之後,中國就在發明領域中缺席了,其他文明的新發明卻源源而出,尤其是西方文明。過去的時代、過去的人才已經一去不復返〈眷戀過去的黃金時代只會使中國更難釋懷〉。如今媒體公開批評新發明,並非重新發掘人才的好方法。
         此外,今日中國似乎較著重「重新利用」歷史巨輪,而不是開創新巨輪。中國多年來都是全球第一大 DVD 生產國〈佔全世界的九成〉,但很多公司都未向研發 DVD 規格的國際公司支付專利費,因此這些公司揚言要對中國採取法律行動,以杜絕如盜匪般的剽竊行為。
         雙方尚未協商降低專利費,中國就開始研發自己的 DVD,取名為EVD〈enhanced versatile disc,『增強型多用途光碟』〉,在二零零三年上市,引起媒體大幅報導。但上市沒多久,研發夥伴就發生法律糾紛,EVD也陷入停頓,未對市場造成很大衝擊。二零零六年中國宣佈有意在二零零八年停產 DVD,轉而生產 EVD,但日本廠商的藍光光碟和高畫質 DVD 已經超越了 EVD,因此 EVD 要成功似乎很難。
         無獨有偶,中國也嘗試推動自己的 W-LAN〈無線區域網路〉,名為 W-LAN Authenticationn and Privacy Infrastructure,無線驗證與保密結構〉,期望取代廣為使用的美國無線網路通訊標準:802.11。中國聲稱 802.11 標準不夠安全,並強迫中國販售的所有儀器都要使用本土的 「WAPI 」標準。這不僅幫了中國廠商一個大忙,也能讓中國政府,即 WAPI 的所有人,得以「監視」透過 WAPI 傳送的所有網路通訊,似乎監視是中共的「看家本領」別無二選!
         一名科技評論員指出,「中國的 W-LAN 標準如果實施,〈二零零四年〉六月一日以後 802.11 標準的 W-LAN 就進不了中國市場。為了讓 WAPI 合法上路,中國會強迫外商跟中國廠商分享技術。」但面臨國際反彈聲浪〈很多廠商揚言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不願再供貨給中國〉,中國只好放棄在國內強制使用WAPI的計劃。
         然而,中國仍然努力要讓 WAPI 通過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的認證。ISO在布拉格召開國際會議,針對是否要將WAPI列入國際標準進行表決,結果三十個成員國中只有八國同意。中國代表團退席抗議。
         雖然是國際性質的投票,中國代表卻說中國「無法接受」投票結果。中國媒體報導,應該要推翻此次投票結果,因為不齒美國電子電氣工程師協會〈縮寫是IEEE,ISO的一員〉的「不道德行為」,包括「勾結」其他國家反對WAPI,污衊中國和相關國家,進行威脅和恐嚇等。」〈其實它還不是在污衊著全球反對它的有識之士!〉至於是什麼「威脅和恐嚇」,中國媒體並未說明。中國媒體還引用中國某代表的話,「美國的標準制訂者 IEEE壟斷選舉,破壞了表決過程,所以布拉格會議是不公平的。」報導還說,「中國在四月底對 ISO 提出申訴,要求該組織延後分析投票結果,並要 IEEE 為不道德的行為道歉。」
         中國代表團的所作所為給人一種感覺:肯定壞科技的人,態度也好不到哪裡去,而且會產生一種「科技傲慢」的心態。也就是說,自己的國家或公司花了數百萬元研發的科技,不被消費者接受或被其他國家認可為國際標準時,就會惱羞成怒、歸咎他人。
         泱泱大國應該靠著創新和發明流傳於世和推動經濟才對。中國想要延續經濟奇蹟,一定要重新發掘本土的創新精神,即開創中國盛世的創新精神。這是中國頒發國家科學技術獎的目的之一,也是中國領導者開始一點一滴、有限度地從事教育改革的目的。不過,中國領導者也很清楚真正思想創新自由的人民,同樣會要求政治和產業上的革新,這表示中共還是擔心改革幅度太大。民主是創新的一大動力,但對現今中國政府來說,民主超出了「他們可容許的範圍」。
         相反的,中共極力要把國家創新的方向,引導到有利於鞏固權力的途徑上。因此他們不允許任何形式的「藍天」思想〈即自由發展的科學研究;2008~2015年間中共在污染榜上名列前矛,「藍天」已有新詮釋,在所謂重大面子工程前後,全城工廠停產禁車等千方百計,擠出幾天藍天來掩蓋污染之實,有弄虛作假之嫌。〉,而是把創新人才和大筆資金投入可提高政治威望的計劃上,例如太空計劃。美國投入金錢和人才得到了創新發明〈微軟就是一例〉,但中國政府的資金主導一切計劃,結果往往是澆熄了創新的火花。另外,中共還在許多組織廣設黨部,這就表示科學家和國營企業只能照著政治上級的意思去做,別無選擇。
         二零零三年中國太空人第一次升上太空《距離蘇聯成功發射第一個人造衛星已經超過四十年》。二零零五年,中國太空計劃副總指揮胡世祥說,中國打算在十到十五年內把一名太空人送上月球,在月球建立太空站。二零零八年,中國太空人首度完成太空漫步。
         這類計劃對人類全體的福利貢獻不大,而且肯定無法改善中國百姓的生活。事實上,數十億資金投入了太空計劃,以致中國農村拿不到急需用來建校、建醫院和加強社會福利的資金,百姓的生活反而更苦了。此外,太空計劃也佔去了攸關人民福利的研究經費。太空計劃利用榮耀感團結人心,而中共就是利用這份榮耀鞏固權力。但國家自尊只是中國急著往太空發展的一個面向。中國把太空人送上月球,也許主要是想往太空擴充軍力。
         從一九四九年『新中國』建立以來,我們認為中國真正會對世界造成影響的發明只有一個-----連這項發明也跟古代的發明有關。
         二零零七年一月十一日,中國從地面發射火箭〈別忘了火藥是中國人發明的〉摧毀了自己的衛星。美國一九八五年做過反衛星測試之後,就沒有國家嘗試摧毀過衛星。中國摧毀的衛星在太空中製造了大量的碎片,專家指出其中有五百到八百片有十幾公分寬,碎片撞上其他衛星甚至太空梭並嚴重破壞其功能的機率大增。
         二零零三年,中國空間環境預報中心的研究員劉靜指出,「無論大小,太空碎片都不只會危害人類在太空的活動,一旦碎片掉下天空,地球人類也會受害。而且碎片要是撞上漂浮的廢棄物,就有可能摧毀太空船和衛星。」這段話對未來敲了警鐘。
         中國的舉動引起全世界關注。發射火箭之前,中國政治高層和軍事將領想過會有這種後果嗎?他們考慮過這種摧毀行動會對全世界造成什麼影響嗎?這樣看來「中國人所到的地方寸草不生」又不幸言中!
         在中國成功出擊之後,各方難免擔心太空軍事化的問題。「我們第一擔心的是和平利用太空的問題,第二是安全的問題,」日本內閣官房長官鹽畸恭久說。他很清楚中國的太空實力日漸增強。現在日本跟美國的合作越來越密切,全面發展美國構想的「星際大戰」飛彈防禦系統。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凱斯〈Tom Casey〉說,「我們當然關切任何研發武器或在太空從事軍事活動的行動或國家.....我想你已經聽到日本政府還有澳洲總理唐納的回應,我想很多國家也會提起同樣的問題。」他表示,「我們當然不希望這類測試製造出來的大量太空碎片,有可能干擾甚至意外打斷通訊衛星或其他太空飛行器。所以我想這個議題不只我們大家關注,廣大的國際社群也同樣關注,我們希望能從中國那裡得到更多消息。」
         「就我所知,美國上一次測試或嘗試測試這類儀器-----也就是反衛星儀器-----是在一九八五年,」凱斯說。「我想我們需要回顧這二十二年來的太空發展。現在不只美國,全世界的國家都依賴太空科技、氣象衛星、通訊衛星和其他太空設備,才能過我們現在所知的現代生活。所以這類摧毀行動造成的後果要比當時嚴重很多。」
         中國不承認發射了火箭,直到一月二十三日才鬆口。強制封口的兩週期間,中國對國際媒體保持沉默,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對路透社表示,「我對那些報導不予置評。我只看到國外的報導,真的什麼都不知道。」事後不久,中國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研究員及副所長王寶付寫了一篇評論,雖然沒直接提及,但顯然是因反衛星測試才有感而發。他認為「中國擁有一定的太空飛行的實力,但一直堅守反對太空軍事化的原則」,並譴責美國「外交政策的不對等色彩」。看來即使「任務成功,中國還是要擺出「科技傲慢」的架子。
         無論如何,中國的「創新」測試,對美國都是毫不含蓄的警告:如果中國決定攻打台灣,大可破壞甚至摧毀美國的軍事衛星網路,牽制美國的行動。放大來看,中國這次試射不只在對人民展現國威,也清楚表明中國如果不能藉由創新發明讓其他國家認同其經濟、社會和政治目標,就會不惜使用武力。
         可悲的是,當太空競賽和前所未有的太空軍事競賽成為街頭巷尾的話題時,大多中國人民的立即反應是露出得意的微笑。國內問題有待創新對策解決之際,國家卻把數十億資金投入「虛榮的計劃」裡,但中國人民似乎不以為意。他們要的是好萊塢場面,掏錢也是為了欣賞好萊塢場面,而政府則在背後策劃這場超大型表演。
《原文摘錄:中國無法偉大的五十個理由〈第二十二章〉》 撰文.David Marriott & Karl Lacroix(2015-09-22再修訂)